花草萌动,春风盈盈,正是远足的好时光。为落实“双减〞政策,加强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和普及功能,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开展了以“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为主题的青少年科普研学活动。
此次活动由浦东新区教育局及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整合浦东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等科创主阵地,依托工程师、科普导师等专业科普队伍,通过互动参观、动手实践,激发青少年探索科技的兴趣,培养科技创新后备力量。
3月20日,伴着晨曦,申江校区三年级的同学们带着对科技的憧憬之情踏上了研学之旅。
(资料图片)
探索自然之秘
首先同学们来到了集旅游、观赏、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活体昆虫与两栖爬行动物为主的科普展示馆——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虫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同学们在馆内领略了水域、沙漠、雨林、岛屿、沼泽等多种不同的生态环境,近距离观察了各种昆虫和爬虫。从生态园、昆虫长廊,再到两栖爬虫溶洞区,随处可见在高科技手段支持下还原于自然雨林、湖泊等养殖环境中的活体昆虫,同学们在身临其境中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探索的脚步未曾停歇。带着对大自然的好奇,同学们在科普小课堂中与老师继续探索冷血动物的奥秘,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你知道哪些冷血动物?”“两栖动物又有什么特点呢?”伴随着一个个谜团,冷血动物的神秘面纱也被逐渐揭开。在积极的互动与细致的观察中,同学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昆虫知识,更深深地沉浸在探索科普的趣味中,感叹于大千世界的纷繁变化。
感悟生态之美
昆虫馆留下的惊艳还未消散,同学们已置身于上海九段沙湿地科普馆。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稀缺的动植物及其湿地环境。在场馆内,通过讲解介绍、实物和影像展示,同学们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了解到了九段沙湿地生活着的千余种的鸟类、鱼类、昆虫和植物,共同驻足于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活体标本前,认真阅读图文介绍,近距离感受了“上海之肾”的神奇之处。
再一次来到科普小课堂,这次同学们开展了《迁徙的鸟——来自远方的朋友》的探索之旅。黑脸琵鹭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跟随着上海九段沙湿地科普馆记录到的飞行路线,同学们了解了该湿地是迁徙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学习了迁徙鸟类和涉禽的基本知识、研究鸟类迁徙的基本方法、如何观察记录鸟类和使用望远镜。通过一个个镜头记录下的鸟类生态场景,从中感悟生态之美,体会湿地科考保护的艰辛和必要性,让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动植物资源的生态环保理念走进更多学生的心中。
在互动参观、课堂学习、头脑风暴后,同学们将所观、所思、所想通过《研学手册》记录自己的学习点滴,在研学体会、思维导图中留下了探索科技的智慧痕迹。
科普研学,是一堂行走的课堂。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在实践体验中感受自然、感悟生命,走进科普世界,汲取科学知识,培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相信这科技的种子定能在同学们心中慢慢发芽,不断壮大!
上一篇:鲢鱼炖豆腐的家常做法_鲢鱼炖豆腐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新网合肥5月25日电 (记者 张俊)记者25日从安徽省暖民心行动部署推进会议上获悉,该省拟推出包含就业促进、老年助餐、安心托幼等10项暖
中新网上海5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当日了解到,已经在华获批上市并实现本地化生产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创新药奕凯达& 174;(阿基仑
中新网宁波5月25日电(林波 张孝)人到底为谁而活?为别人活?还是为自己活? 在浙江“宁波好人”周宁62年的人生中,大部分时间是为了别人而
中新网广州5月25日电 (蔡敏婕 成广聚)废旧单车棚化身“口袋花园”、荒废水池重生美丽荷花池、翻新童谣壁画重现街坊回忆……近年来,广州
中新网5月25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5月25日13时46分在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北纬33 50度,东经93 00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