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报道:龙陵:岭干山头咖啡香
来源: 保山日报      时间:2023-03-28 18:36:52

眼下,龙陵县镇安镇岭干村的2000亩咖啡进入了采摘期。每天一大早,咖农们就穿梭在绿油油的咖啡树丛中,大家抓紧时间采摘枝头上红中泛紫、个头圆润的咖啡鲜果。等到了傍晚,就有收购商来到地头收购,一袋袋咖啡鲜果就能变卖成钱。

岭干村地处怒江西岸的高黎贡山腹地,属于典型的山区村。海拔1200—1700米,全年无霜期343天以上,年降雨量1157毫米,境内热量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土层深厚且土壤为砾质粘壤土、大燥红土,这样的温度、降水量、土壤、湿度等都非常适合咖啡生长。

“村民2005年开始零星种植咖啡,2008年开始大面积种植,品种以卡蒂姆、铁皮卡为主。2022年,生豆咖啡产量达到2000多吨,实现产值850多万元,涉及16个村民小组307户1404人,户均收入2.7万元。”岭干村党总支书记杨家祥介绍说。


(资料图)

在十多年里,一个山区村的咖啡产业能够稳健发展起来,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关键是离不开党建的引领、咖农的坚守、和项目的扶持。

“我们岭干村的咖啡品质很好,村里选送的‘白虎山咖啡’曾在‘云南咖啡杯•2016中国冲煮大赛总决赛云南咖啡世界分享评选活动’中荣获第一名。”杨家祥接着介绍说,“我们的咖啡凭借‘水果香气,苦中带甜;口感均衡,酸度低、苦味弱、醇厚度较佳;咖啡豆瓣大,颗粒匀称;咖啡因含量高’的品质在活动中脱颖而出。”

随后,岭干村顺势大力发展咖啡产业。尤其近年来,岭干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驱动为抓手,努力打好高海拔咖啡特色产业牌,为产业振兴打造“主引擎”。

因咖啡鲜果价格持续低迷,且村里缺乏咖啡加工企业,咖啡种植收益一直难以进一步提升,尤其小金豆等短期高产作物涌入后,部分群众甚至放弃坚持了20余年的咖啡产业,转而种植小金豆。发现这一问题后,为巩固好传统咖啡产业,村党总支立即通过党员会、小组会等形式,迅速传达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保山小粒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入分析岭干村区位优势、气候条件、咖啡产业现状,结合实际明确了村级抓咖啡特色产业促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思路,及时给群众吃了一剂“定心丸”。同时主动向上级部门请示汇报咖啡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宣传推介岭干咖啡文化和品牌,积极寻求政策帮扶和项目支持。经过努力,岭干村咖啡加工厂项目已于2022年7月获得立项审批,投入项目资金226万元,目前正在紧张有序筹备建设中。

咖农高朝良感慨地说:“我种咖啡已经18年了,现在发展到20亩左右,今年价格也回升了一些,还听说我们村上要建一个咖啡厂,我们咖农也充满了信心,大家都希望把咖啡产业发展起来。”

打铁必须自身硬!除了向外争取项目和坚定咖农发展产业的信心外,村党总支在增强内生动力方面也“火力全开”。

保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三级警长王军海于2021年5月作为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到岭干村开展工作,近两年的时间里他真切地感受到村党总支发展咖啡产业的过程中大家所做的努力。他介绍说,岭干村党总支围绕“如何提升咖啡品质,如何办好咖啡加工厂”的关键命题,主动邀请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咖啡研究中心专家到村开展调研2次、组织开展咖啡果树栽培职业技能培训班2期,群众果树修枝、土水肥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村党总支积极组织农户代表到优秀咖啡企业开展交流,重点学习加工厂房设计、晾晒场地建设、设备采购等专业知识。

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员还先行一步,工作之余,大家全员上阵,认真学习咖啡采摘、除杂、洗净、脱皮、晾干、烘焙、包装等知识。“村里引进了一台烘焙机让大家先学烘焙技术,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尽快掌握一些操作要领。”岭干村监委会主任线家刚说,“例如,烘焙时间和出锅温度是决定咖啡豆风味的基本因素。一般来说,浅烘焙需要9-11分钟,中度烘焙需要11-13分钟,深度烘焙需要13-15分钟。”此外,村党总支还从村“两委”、工作队开始学习一些咖啡冲泡、咖啡文化讲解等方面的知识,大家以身示范推动咖啡产业发展。如今,走进当地,咖农中的好大一部分家庭已经渐渐形成了“围炉煮咖”招待亲朋好友的风气,大家在喝咖啡中一起讨论着咖啡。

“岭干村党总支将成立咖啡加工专业合作社,以项目固定资产入股,并广邀村内群众加入合作社,大力发展咖啡鲜果加工产业,主动对接保山咖啡企业、对口帮扶单位广开销路。”面向未来,杨家祥表示,“村里正在建设的咖啡厂有望在今年年底建成,建成后将发展咖啡烘焙豆、咖啡花茶、咖啡果皮茶、挂耳咖啡等产品生产和成品包装销售业务,进一步提升咖啡产值,真正实现以产业驱动助农增收,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

徐静、侯云鹏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